百合,蜂蜜,食物,食品,核桃
提問: 寶寶睡覺出虛汗是怎么回事?如何解決?
問題補充: 寶寶快兩歲了,但睡覺總是出汗。聽說虛汗是沒有味道的,結果發現我們寶寶的汗真的沒有味道,用這種方法判斷出虛汗。現想知道虛汗是怎么回事,是否會對寶寶的成長造成影響。如何解決?
医师解答: 小兒汗癥是指在安靜狀態下,寶寶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,甚至大汗淋漓。中醫將白天無故出汗稱為“自汗”,夜間睡眠出汗、醒后停止出汗稱為“盜汗”。無論自汗或盜汗,多與體質虛弱有關。
汗癥的治療原則是益氣養陰,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糯米、小麥、紅棗、核桃、蓮子、山藥、百合、蜂蜜、泥鰍、黑豆、胡蘿卜等食品。
小兒自汗,平時不要多吃寒涼生冷的食物;小兒盜汗,平時應少吃辛熱煎炒上火的食物。
食療膳方:
1.核桃蓮子山藥羹(自汗適用)
核桃仁300克,蓮子300克,黑豆150克,山藥粉150克,分別研壓成粉后均勻混合,加入米粉適量,每次1-2勺,拌在牛奶或稀飯里煮熟成羹,每日2次。
2.棗姜湯(自汗適用)
紅棗500克,焙干去核,生姜500克,切片,炒甘草和炒食鹽各60克。四種藥物均研成細末,每日晨起空腹服用,開水調服6-10克。
3.泥鰍湯(盜汗適用)
泥鰍150-200克以熱水洗去魚身黏液,剖腹去內臟,用適量油煎至黃焦色,加水適量,文火煮至湯濃,加適量鹽,飲湯。
4.百合蜂蜜飲(盜汗適用)
鮮百合100克,蜂蜜100克,拌在一起,蒸1小時后晾涼。每日早晚各服1匙,開水沖服。或百合煮飯,吃時加蜂蜜。
西醫對小兒夜間盜汗一解
小兒盜汗的病因有很多種,其中最多見的原因是缺鈣、發熱、結核、低血糖以及周圍環境溫度太高有關,臨睡前洗浴后可用爽身粉外敷。
兩歲左右寶寶每天需要的鈣量為400-600毫克,主要來源:海產品如魚、蝦皮、蝦米、海帶、紫菜;豆制品:鮮奶、酸奶、奶酪等奶制品;蔬菜中的金針菜、胡蘿卜、小白菜、小油菜等;另外雞蛋中含鈣量也較高。
并不是單純補鈣便能增加寶寶對鈣得吸收。要在維D的幫助下才能順利的吸收到體內。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能在紫外線的找射下,轉變成維D,最好能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并多曬太陽。
鋅
1-3歲寶寶每天需要量是9毫克
一般說來,動物性食品含鋅量比植物性食品更多。含鋅量高的食物有牡蠣、蟶子、扇貝、海螺、海蚌、動物肝、禽肉、瘦肉、蛋黃及蘑菇、豆類、小麥芽、酵母、干酪、海帶、堅果等。
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不偏食,是不會出現缺鋅情況的。另外,過多的使用味精,也會減少對鋅的吸收。
祝你的寶寶健康成長!!!
- Jan 19 Wed 2011 13:25
寶寶睡覺出虛汗是怎么回事?如何解決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